北京协和药厂
20人以下
公司优势
北京协和药厂成立于1958年,于1981年正式注册,作为中国医学科学院药物研究所下属的全民所有制企业,现已纳入中央国有资本经营预算管理体系。在2018年的《中国医药统计年报》中,该厂在化学药品工业企业法人单位中按照医药工业主营业务收入排名位居第118位,利润总额排名则列第65位。
秉承“以质量求生存,以创新谋发展,为人类健康事业作贡献”的理念,北京协和药厂凭借药物研究所的强大科研实力,成功研发了一系列原创新药和仿制药。企业不断加大研发投入,承担多项国家级科技和产业化项目,近年来取得了近20项新药证书、生产批件和临床批件,并授权近40项国内外发明专利,被认定为高新技术企业和北京市知识产权示范单位。其在研项目涵盖了从临床前研究到各期临床试验的不同阶段的新药开发。
北京协和药厂积极响应京冀协同发展战略,位于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的大兴生物医药产业基地的北京厂区,占地面积达4.6万平方米,其产品如片剂、滴丸剂、硬胶囊剂、乳膏剂、冻干粉针剂(抗肿瘤药)及小容量注射剂(含抗肿瘤药)均已通过GMP认证。沧州分厂坐落于北京沧州渤海新区生物医药产业园,已于2019年底正式投产双环醇原料药。
代表产品包括抗肝炎药双环醇片(百赛诺)、联苯双酯滴丸,抗肿瘤药紫杉醇注射液(紫素)和注射用盐酸表柔比星,以及抗高血压药非洛地平片等。其中,一类化学新药百赛诺荣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和北京市科学技术奖一等奖,被28项国内外诊疗指南共识和8个临床路径推荐,广泛应用于多种慢性肝病和肝损伤的抗炎保肝治疗,是《中国医学科学院建院六十周年十大科技成就》之一。
北京协和药厂的双环醇片已在俄罗斯、乌克兰、吉尔吉斯斯坦等“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成功注册上市,推动了国产药品的国际化进程。同时,企业与奥地利Gerot Lannach制药公司等建立了技术合作关系,实现了“引进来”的战略目标。
步入新时代,北京协和药厂将坚持创新引领、稳健发展的战略,与药物研究所紧密合作,共同构建具有“协和特色”的新药创制产学研基地,致力于培养领军人才,转化重大产品,掌握关键核心技术,为建设“健康中国”贡献力量。
秉承“以质量求生存,以创新谋发展,为人类健康事业作贡献”的理念,北京协和药厂凭借药物研究所的强大科研实力,成功研发了一系列原创新药和仿制药。企业不断加大研发投入,承担多项国家级科技和产业化项目,近年来取得了近20项新药证书、生产批件和临床批件,并授权近40项国内外发明专利,被认定为高新技术企业和北京市知识产权示范单位。其在研项目涵盖了从临床前研究到各期临床试验的不同阶段的新药开发。
北京协和药厂积极响应京冀协同发展战略,位于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的大兴生物医药产业基地的北京厂区,占地面积达4.6万平方米,其产品如片剂、滴丸剂、硬胶囊剂、乳膏剂、冻干粉针剂(抗肿瘤药)及小容量注射剂(含抗肿瘤药)均已通过GMP认证。沧州分厂坐落于北京沧州渤海新区生物医药产业园,已于2019年底正式投产双环醇原料药。
代表产品包括抗肝炎药双环醇片(百赛诺)、联苯双酯滴丸,抗肿瘤药紫杉醇注射液(紫素)和注射用盐酸表柔比星,以及抗高血压药非洛地平片等。其中,一类化学新药百赛诺荣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和北京市科学技术奖一等奖,被28项国内外诊疗指南共识和8个临床路径推荐,广泛应用于多种慢性肝病和肝损伤的抗炎保肝治疗,是《中国医学科学院建院六十周年十大科技成就》之一。
北京协和药厂的双环醇片已在俄罗斯、乌克兰、吉尔吉斯斯坦等“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成功注册上市,推动了国产药品的国际化进程。同时,企业与奥地利Gerot Lannach制药公司等建立了技术合作关系,实现了“引进来”的战略目标。
步入新时代,北京协和药厂将坚持创新引领、稳健发展的战略,与药物研究所紧密合作,共同构建具有“协和特色”的新药创制产学研基地,致力于培养领军人才,转化重大产品,掌握关键核心技术,为建设“健康中国”贡献力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