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生命科学研究所
500-999人
公司优势
北京生命科学研究所是中国政府在发展生命科学技术领域的重要战略之一。基本原则是把握时机,通过改革试点方式,采用与国际接轨的管理和运行机制,以国际一流的科学家群体为基础,在尽可能短的时间内组建国际一流的基础生命科学研究所。该研究所的主要任务是进行原创性的基础研究,同时培养优秀的科研人才,并探索新的、与国际接轨的科研运作机制。
中国领导人对此设想给予了充分的肯定和支持,并做出重要批示。经过多方论证和调查,由科技部、发展改革委员会、教育部、卫生部、中国科学院、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会、北京市政府、中国医学科学院等8个部委组成的理事会,共同管理北京生命科学研究所的筹建和运行工作。北京市政府和国家科技部负责具体实施和提供主要资金支持。每届理事会任期3年。
研究所实行理事会领导下的所长负责制,理事会是研究所的决策机构。首任科学指导委员会由理事会聘任国内外著名科学家组成,作为学术咨询机构,其主要任务是对研究所所长进行聘任前的学术评估,提出推荐意见;对研究所的研究工作进行评估并提出建议。每届科学指导委员会的任期为3年。
研究所所长的聘任实行国际公开招聘,理事会发布招聘公告,并由理事会聘请的科学指导委员会进行评估、推荐后,由理事会聘任。科技部批准所长任职资格。所长必须在生命科学领域拥有世界领先的科研成果,并具有很高的学术造诣和国际声誉。所长任期为5年,可连任。2003年4月,理事会聘任美国得克萨斯大学西南医学中心的生物化学和细胞生物学家、美国科学院院士王晓东博士,和耶鲁大学植物分子生物学家邓兴旺博士为北京生命科学研究所首任共同所长。2009年10月,理事会聘任王晓东博士为北京生命科学研究所第二任所长。
实验室和科研辅助中心构成了研究所科学研究工作的主体,其中实验室是最基本的单位。实验室主任通过国际公开招聘制度,经过所长聘请的评选委员会严格评估筛选后,由研究所所长批准。实验室主任的聘任期为5年,其工作将由科学指导委员会根据学术水平和科研成果进行评审,同时结合所长对其研究工作、对研究所的综合贡献以及未来发展需要的考虑来决定是否进入下一期聘任。辅助中心主任由研究所所长指派或聘任。
北京生命科学研究所的英文名称是“National Institute of Biological Sciences, Beijing”。该研究所位于北京市中关村生命科学园科学园路7号。
中国领导人对此设想给予了充分的肯定和支持,并做出重要批示。经过多方论证和调查,由科技部、发展改革委员会、教育部、卫生部、中国科学院、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会、北京市政府、中国医学科学院等8个部委组成的理事会,共同管理北京生命科学研究所的筹建和运行工作。北京市政府和国家科技部负责具体实施和提供主要资金支持。每届理事会任期3年。
研究所实行理事会领导下的所长负责制,理事会是研究所的决策机构。首任科学指导委员会由理事会聘任国内外著名科学家组成,作为学术咨询机构,其主要任务是对研究所所长进行聘任前的学术评估,提出推荐意见;对研究所的研究工作进行评估并提出建议。每届科学指导委员会的任期为3年。
研究所所长的聘任实行国际公开招聘,理事会发布招聘公告,并由理事会聘请的科学指导委员会进行评估、推荐后,由理事会聘任。科技部批准所长任职资格。所长必须在生命科学领域拥有世界领先的科研成果,并具有很高的学术造诣和国际声誉。所长任期为5年,可连任。2003年4月,理事会聘任美国得克萨斯大学西南医学中心的生物化学和细胞生物学家、美国科学院院士王晓东博士,和耶鲁大学植物分子生物学家邓兴旺博士为北京生命科学研究所首任共同所长。2009年10月,理事会聘任王晓东博士为北京生命科学研究所第二任所长。
实验室和科研辅助中心构成了研究所科学研究工作的主体,其中实验室是最基本的单位。实验室主任通过国际公开招聘制度,经过所长聘请的评选委员会严格评估筛选后,由研究所所长批准。实验室主任的聘任期为5年,其工作将由科学指导委员会根据学术水平和科研成果进行评审,同时结合所长对其研究工作、对研究所的综合贡献以及未来发展需要的考虑来决定是否进入下一期聘任。辅助中心主任由研究所所长指派或聘任。
北京生命科学研究所的英文名称是“National Institute of Biological Sciences, Beijing”。该研究所位于北京市中关村生命科学园科学园路7号。

20,861+ 岗位更新等你来订阅
一键订阅最新的岗位,每周送达
🎉恭喜你,订阅成功
继续订阅您可以在邮箱中随时取消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