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应用科技学院
500-999人
公司优势
广州应用科技学院是一所由教育部批准的全日制普通本科高等学府。其历史可追溯至2000年创办的广州大学松田学院,于2020年12月正式转型并更名为现今名称。
该学院坐落于粤港澳大湾区,拥有广州和肇庆两个校区,总面积达1420亩,面向全国招生,目前在校学生人数超过14,000人。校园规划布局宏大而舒适,现代感十足,体现出“山水校园,文礼学府”的理念。
学院的愿景是致力于成为粤港澳大湾区应用型大学的品牌代表,目标是打造一所得到学生认可、教职员工自豪、同行赞誉、社会尊敬、政府信任,并在国内享有良好声誉、具有鲜明特色的高水平民办应用型大学。
使命在于为学生的成长和教师的发展创造高价值,同时为城市的繁荣和社会的发展提供高质量的服务。校训为“博学笃行,经世致用”,强调知识的广泛积累与实践的重要性。
育人理念以学生为中心,旨在关注学生发展、学习过程以及学习成果。学院的发展理念包括规范发展、内涵发展、融合发展、集群发展和创新发展。战略规划则围绕质量立校、人才强校、开放活校、文化润校、特色名校等方面展开。
立足于大湾区,学院专注于培养高素质的应用型本科人才,站在新的起点上,努力构建高水平应用型本科大学。学院坚持将人才培养置于核心位置,创新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通过全方位、多维度的教育体系提升人才培养质量。
学院在多个领域取得显著成就,如“体育学”和“民商法学”被列为省级重点培育学科,“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法学”、“金融学”被评为省一流本科专业,“高级英语”、“管理学”被评为省一流本科课程,“法学”被评为省级重点专业,“金融学”被评为省级特色专业,“金融学”、“产品设计”、“法学”被评为省级专业综合改革试点专业,“外语学科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被评为省级人才培养创新试验区。
学院在课外学术科技、文体艺术竞赛中屡获佳绩,历年毕业生就业率保持在97%以上。在师资队伍建设方面,学院重视高层次人才和青年骨干教师的培养,通过一系列计划,如“双高”型教师引育计划、“双源双师双能”型师资建设计划、“双智”型教师培养计划和中青年骨干教师培育计划等,打造了一支充满活力、结构合理的教师队伍。
学院积极融入粤港澳大湾区的国际化进程,拓展国际化办学格局。会计学、财务管理、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软件工程等国际特色专业得到了加强和发展。学院还与多个国家的知名大学合作开展本硕连读联合培养项目,以及赴美带薪实习项目,以提升应用型人才的国际化水平。同时,与澳门科技大学合作开展研究生保荐项目。
学院致力于服务社会,为地方经济发展提供智力支持和人才资源。通过成立相关学术组织、科研机构,如“广东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分会”、“城乡文化发展研究中心”、“广东省人文社会科学普及基地”等,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贡献力量。学院还积极传承和创新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推广毽球、武术、龙舟等传统运动。
在科学发展方面,学院的社会声誉不断提升。曾获得多项荣誉,包括“改革开放30周年广东最具竞争力独立学校奖”、“改革开放30周年广东最佳就业服务奖”、“增城教书育人先进集体”等。在中国校友网的独立学院排行榜上,学院位列“区域一流独立学院”。在《广州日报》的数据报告中,学院在2020年应用大学(独立学院)百强榜中排名靠前。2021年6月,软科发布的“软科中国大学专业排名”中,学院成功进入了全省本科院校的榜单。
综上所述,广州应用科技学院在教育教学、科学研究、社会服务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绩,正朝着高水平一流应用型本科大学的目标稳步前进。
该学院坐落于粤港澳大湾区,拥有广州和肇庆两个校区,总面积达1420亩,面向全国招生,目前在校学生人数超过14,000人。校园规划布局宏大而舒适,现代感十足,体现出“山水校园,文礼学府”的理念。
学院的愿景是致力于成为粤港澳大湾区应用型大学的品牌代表,目标是打造一所得到学生认可、教职员工自豪、同行赞誉、社会尊敬、政府信任,并在国内享有良好声誉、具有鲜明特色的高水平民办应用型大学。
使命在于为学生的成长和教师的发展创造高价值,同时为城市的繁荣和社会的发展提供高质量的服务。校训为“博学笃行,经世致用”,强调知识的广泛积累与实践的重要性。
育人理念以学生为中心,旨在关注学生发展、学习过程以及学习成果。学院的发展理念包括规范发展、内涵发展、融合发展、集群发展和创新发展。战略规划则围绕质量立校、人才强校、开放活校、文化润校、特色名校等方面展开。
立足于大湾区,学院专注于培养高素质的应用型本科人才,站在新的起点上,努力构建高水平应用型本科大学。学院坚持将人才培养置于核心位置,创新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通过全方位、多维度的教育体系提升人才培养质量。
学院在多个领域取得显著成就,如“体育学”和“民商法学”被列为省级重点培育学科,“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法学”、“金融学”被评为省一流本科专业,“高级英语”、“管理学”被评为省一流本科课程,“法学”被评为省级重点专业,“金融学”被评为省级特色专业,“金融学”、“产品设计”、“法学”被评为省级专业综合改革试点专业,“外语学科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被评为省级人才培养创新试验区。
学院在课外学术科技、文体艺术竞赛中屡获佳绩,历年毕业生就业率保持在97%以上。在师资队伍建设方面,学院重视高层次人才和青年骨干教师的培养,通过一系列计划,如“双高”型教师引育计划、“双源双师双能”型师资建设计划、“双智”型教师培养计划和中青年骨干教师培育计划等,打造了一支充满活力、结构合理的教师队伍。
学院积极融入粤港澳大湾区的国际化进程,拓展国际化办学格局。会计学、财务管理、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软件工程等国际特色专业得到了加强和发展。学院还与多个国家的知名大学合作开展本硕连读联合培养项目,以及赴美带薪实习项目,以提升应用型人才的国际化水平。同时,与澳门科技大学合作开展研究生保荐项目。
学院致力于服务社会,为地方经济发展提供智力支持和人才资源。通过成立相关学术组织、科研机构,如“广东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分会”、“城乡文化发展研究中心”、“广东省人文社会科学普及基地”等,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贡献力量。学院还积极传承和创新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推广毽球、武术、龙舟等传统运动。
在科学发展方面,学院的社会声誉不断提升。曾获得多项荣誉,包括“改革开放30周年广东最具竞争力独立学校奖”、“改革开放30周年广东最佳就业服务奖”、“增城教书育人先进集体”等。在中国校友网的独立学院排行榜上,学院位列“区域一流独立学院”。在《广州日报》的数据报告中,学院在2020年应用大学(独立学院)百强榜中排名靠前。2021年6月,软科发布的“软科中国大学专业排名”中,学院成功进入了全省本科院校的榜单。
综上所述,广州应用科技学院在教育教学、科学研究、社会服务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绩,正朝着高水平一流应用型本科大学的目标稳步前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