岗位角色和职位名称有什么不同,为什么要了解自己的岗位角色?

为什么要了解岗位角色?因为它才是真正决定你的职业定位和工作价值的东西,而非职位名称。所有的职场人都会有一个明确的职位名称,但可能很少有人认真的思考过自己的岗位角色。

职位名称是在求职市场上对某一类职位的通用名称,例如“产品经理、工程师、运营专员、销售经理”等。但同一个职位,可能会承担着完全不同的岗位角色。例如,都叫产品经理,但你可能是个协调者的角色、也可能是个业务负责人的角色。这种你在某个职位上所承担的内在职能和角色,就是我们说的岗位角色。

一般来说,岗位角色从下到上,可以分为:

  • 协调者,听从指令开展协调工作;
  • 执行者,听从指令完成一线工作;
  • 项目把控者,承担项目管理但没有人员管理职能;
  • 团队管理者,承担人员管理职能,但不对最终结果负全责;
  • 业务负责人,对所管理的业务领域承担全部责任。

同一个职位,不同的用人单位的要求可能是不一样的。而这种要求最终其实就是反映在对不同岗位角色的要求。反过来,若两个职位有类似的岗位角色要求,那么用人单位希望的候选人就会很相似。所以决定一个职位真正要求的就是其岗位角色。

那么做为求职者,了解自己的岗位角色有什么用呢?

首先,在简历创建阶段,你需要对自己的岗位角色有一个明确的定位。你是一个执行者、把控者、还是一个负责人?不论是在你的个人总结模块(“关于我”)、还是工作经历中,都会需要突显出你真实的职位角色,并围绕这个角色去展开你的经历描述。缺失对职位角色的陈述,往往也会让用人单位感觉到你的角色更偏向于执行者,而非更上层的把控者、管理者或负责人。很多人觉得自己的简历缺少亮点、没有力道,最主要的原因就在这里。只有在明确岗位角色之后,你的职业定位和形象才能够被有效的建立起来。

其次,在求职阶段,你需要去了解用人单位的对这个职位的真实角色要求,这个职位是要一个执行者、还是一个把控者、亦或者是一个负责人?不同的角色意味着对核心能力的要求不一样。你要应聘职位的角色要求是否和你对自己的角色理解一致?这种一致性关系到这个工作机会的匹配程度。若双方对角色要求不一致,在面试阶段就能够很明显的被体现出来。当然有一种情况是你的能力可以做到业务负责人,但用人单位需要的是一个执行者。此时虽然在角色上你可以向下兼容,但真正开展工作时你便会感觉到在工作边界上的限制。当然,你也可以选择以更加佛系的方式开展工作,但若你的期望是大干一场,那么在角色上向下兼容的选择就会使你在开展工作时很难受。

最后一点关联到职场发展。在同一个职位的工作领域,职场上的晋升和发展其实就是岗位角色的升迁。当然有时在晋升时公司会给一个更高的职位名称,例如从经理到高级经理、再到总监。但只要职位的职能没有变化,这些更高的职位名称其实就是在匹配角色的升迁。做为求职者,在不更换工作领域或者说是职场赛道的前提下,了解自己这个职位要如何发展,其实就是要去了解岗位角色在升迁时需要扩展哪些核心能力。例如从执行者到把控者,一般要求的是在优秀业务能力的基础上增加项目管理能力;而从把控者到管理者,额外要求的是人员领导管理能力;从管理者到负责人,则更多的是对全盘核心资源和商业思维的要求。在开展自己日常工作的同时,有意识的用下一个角色层级的眼光和思维去理解自己的工作,能够帮助自己更快的发展出下一个角色层级的核心能力组合。

关于岗位角色就解释到这里。如果你在对明确和梳理自己的岗位角色仍有困惑,欢迎联系谈职职业导师进行交流。

祝愿看到此文的求职者都能够找到自己的理想工作。